输血这一诊疗过程,可以看作是一项小的“移植手术”,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医学理论。
什么是成分输血?
什么是自体输血?
为什么要检查Rh(D)血型?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输血的小知识。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就是把采集的全血或血浆用不同的方法制成纯度和浓度较高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临床需要,缺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
成分输血有哪些好处?
1针对病情合理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输单采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2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3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可以保存1年;血小板在22℃震荡箱内保存5天随时可用。
4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奉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
5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而不少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自体输血的优点
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自体输血的种类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身输血。自体输血具有以下优点:
1.避免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其他经血传播病原体的感染。
2.避免因输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蛋白抗原而发生同种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紫癜以及同种抗体的产生。
3.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对受血者免疫功能的抑制,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和手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
4.为稀有血型以及因输血和多次妊娠产生多种同种抗体而配血困难的患者及时提供适合的手术用血。

关于稀有血型
稀有血型在人群中分布情况
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在汉族的分布比率为3:3:1:3,其中O型很常见。Rh血型系统有45种不同抗原,其中D抗原最为重要,抗原性强度最强。在中国人群中,苗族是Rh(D)阴性比例最多的民族,达百分之十三,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D)阴性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D)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寻找AB型Rh(D)阴性同型人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三,十分罕见。
Rh(D)血型包括阴性和阳性(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D)抗原者,为Rh(D)阳性,反之为阴性)。因汉族人阴性占约0.3-0.4%,我们把Rh(D)阴性称之为稀有血型(熊猫血)。
为什么要检查Rh(D)血型?
Rh血型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而处于第二位。因为Rh血型不合的输血者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D)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说Rh(D)阴性妇女怀孕Rh(D)阳性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借机会进入母体,也可刺激母体产生Rh(D)抗体,即使第一次输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Rh(D)阴性者如何自我保护?
那我们这些熊猫血要如何自我保护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知道他们自己是否是稀有血型这是很重要的。请您记住这条原则:假如您生病或手术需要输血时,您一定要将您是Rh(D)阴性血型的情况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和中心血站联系,组织您所需要的Rh(D)阴性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