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临淄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临淄医院

急诊咨询:0533-7180120
服务督导:0533-7162009

科室动态

您的位置: 肿瘤内科 > 科室动态
医者仁心是医患和谐的一剂良方——轮转随访办观念转变&临床工作实践有感
发布时间:2022/1/15 13:43:10 来自:肿瘤内科 张蕾 淄博市市立医院

从未想过,一个月的随访工作会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但是它确确实实地改变了我许多许多……

经过半年的休养,我再次完成了一项“人生大事”——生二胎!二宝的到来是意外之喜,由此契机,我来到医院随访办公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轮转学习。

image.png


  观念转变源于身在其中  

当得知要去随访办的消息时,我内心难免有些许的小窃喜。对于天天在临床奔忙的我来说,随访办简直就是我心目中天堂般的存在:坐办公室,喝喝茶,接打电话等,只需要在办公椅上就能轻松完成工作,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相比天天在科室里跑得心慌腿软,简直不要太开心。可当我怀着既兴奋好奇又忐忑的心情来到随访办后,这份工作真真切切地给我上了一课!

这是我离职能科室最近的一次。一个月的工作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职能科室工作的“偏见”。经历过才明白,相比临床科室的辛苦忙碌让人无暇喘息,职能后勤老师们的肩头担负着另一种责任,看似轻松愉快的工作,实际上更要讲方法、寻方式,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职能工作也需用心、尽心才能做好。这种认知的转变,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也当我回到科室,对身边人说起职能工作不易时才意识到的。

初来随访办,工作流程不熟悉。边主任和随访办的老师们都耐心指导我。慢慢地我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随访工作了。通过在随访电话中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结合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经历,渐渐地,有一些感触在我的内心中萌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我院就医期间的“隐藏”关注点。有些时候患者在就医期间不会明确表达一些诉求,但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所作所为是有期许的,许多方面也希望我们多做一些。这些也许是很小的事情,小到可能是一句关心的话,甚至是医护人员不经意拍他们肩膀的一个动作,我们对这些可能并不在意,但对患者而言,细节往往更能带来安慰。

但患者及家属的期许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激励我们做得更好,一方面也会成为患者糟糕情绪的宣泄点。当我们达到了标准,他们会感到舒心、感到满足。若达不到,患者和家属难免心有怨怼,从患者角度来讲,他们往往不想在院期间与医护人员发生正面冲突,但心中的不满有可能会在后期被情绪化的扩大,埋下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隐患。这种情况下,患者自然不会为我们做好的宣传,更何谈赢得患者的忠诚度。

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应该关注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需求。


  初返岗位的惴惴不安  

产假结束后我即将返岗,之前在随访办工作的经历,使我对自己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也给了自己一些压力,对于怎样在临床中与患者和家属相处,萌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想要付诸行动,也很期待实践后的成效。

由于我们肿瘤内科的特殊性质,半年的假期,科里的病号们可能已经没有多少认识我的了,相比之下,患者们更愿意信任熟悉的老护士,我在他们眼里就像一个新人。我也曾为此焦虑不安,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对我的一次考验。

果不其然,大部分患者对我是陌生的,有的甚至流露出上下打量的眼神,或是在身后议论:“这是又新来了一个护士......”。打针时,找血管的时间稍微长点,就会有患者说:“找不着就让那个谁谁谁来给我打。”更有甚者,连绑止血带的机会都不给我:“我的血管很细,可不好找啊,都是谁谁谁给我打。”虽然有时候听到这些话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但也都还在我意料之内,换个角度想,这也正是我凭自己实力博取大家信任的好机会。

我一直觉得,作为护士,与患者建立信任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过硬的穿刺技术。首先得能给患者“一针见血”的体验,后续的沟通交流就会容易很多。如果连针都打不上,那也很难让患者在短时间内信任你。就这样,我迅速调整状态,用带有温度的服务和专业技能赢得了患者的认可。

随着上班时间越来越久,我也摸索到了一些与患者相处的新方法,那就是用心工作,真心沟通,诚心服务。换位思考,才会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


  “亲情味”让我们成为了朋友  

我主管的病房有一个大房间,内设8个床位,算上家属这房间少说也得16个人。说实话,大病房是相对难管理的,人多口杂、需求不一,营造满意的氛围会带动后入住患者和家属发现我们服务的闪光点。反之,若是埋下不满的种子,一旦大家产生共同认知,整个病房的患者和家属都容易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继而带动一批又一批的患者都不满意。

接管大房间的日子里,我与很多大爷大妈们成为了“好朋友”。闲暇之余,我们会一起聊家常,开玩笑,也一起商量怎样能帮病号减轻痛苦,获得相对高的生活质量。我的大房间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大家与那可恶的病魔并不相关。渐渐地,好多大爷大妈每次来住院都主动要求要住到大房间,他们喜欢大房间里的氛围,适当的时候,我也去给他们调节一下气氛。我想让他们感受到的不是冰冷凝重的病房,而是温馨体贴的“大家庭”;不是刺鼻的消毒水味,而是充满关心体贴的“亲情味”。

事实证明,这份情大家都感受得到。它藏在每次休班回来,大爷大妈们那句:“一天不见你,我们都可想你了。”藏在每天扫床时,大爷大妈们那句:“我们都自己收拾好了,很干净,你不用动,你那么忙,快去忙你的。”藏在去打针时,他们争着给我准备凳子,告诉我:“快坐着,你的腰不好,我们又不急,你先坐下,慢慢打。”

现在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老人来住院,孩子不一定有时间来照顾。或许我们的朝夕相处,他们也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关心我,爱护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在我们这样一个科室,不管是来治病,还是来陪床,绝望悲观肯定有的。病人既要积极与病魔作斗争,又要忍受放化疗带来的痛苦,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很大的挑战。而家属,更多是强颜欢笑的陪伴。有好几次,病患家属在走廊上跟我聊着聊着就会崩溃大哭。我体谅他们的不易,所以在日常相处中,愿意真心对待他们,事实证明,当关心、叮嘱发自内心,对方一定感知的到。

从业至今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爱心、耐心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要赢得患者的忠诚度,就要做到医者仁心。因为发自内心的礼貌和关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魅力,更能减少患者及家属在对抗病魔时的无助和孤单。


  “事儿大爷”其实很讲理  

一次休班回来之后,同事告诉我:“嘿,告诉你,你那边来了个很难缠的病号哈,事儿可多了,你可小心点儿”。

一番形容,我心里也打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怎么个“事儿多”法,我应该怎么跟他相处呢?

我决定先用常规沟通方式去试探一下。病房里,G大爷和老伴正在玩手机,我主动搭话:“G大爷,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叫张蕾,您有什么事儿就找我哈。”

大爷把老花镜往下一拿,一手拿着手机,上下打量一通:“诶,好,张蕾是吧?有事儿我就找你哈。”简单的对话让我打消了些许顾虑。打针的时候,G大爷的老伴赶忙问他:“你还喝口水不?”这下可好,G大爷开腔了:“哎呀,我说你怎么这么麻烦,你放那儿就行,喝的时候我自然就喝了,你老在这儿问什么,我自己又不是动不了了,就你事儿多,这马上要打针了,你在这儿啰嗦什么,真麻烦,你快走吧你!”好家伙,果然大爷脾气不大好啊,大姨小声嘟囔了几句,默默坐到一边去了。扎上针后,我就在思考,G大爷脾气火爆,以后说话尽量简练,言语温和,充满关心,不赘述、不啰嗦。一次打化疗药的时候,需要为G大爷做预处理,接心电监护,我建议他在预处理前先去上个厕所,免得接上心电监护行动不方便,大爷欣然接受了。化疗药物接好后,我把输液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此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何预防措施都给大爷讲了一遍。一通交流下来,G大爷很满意:“这个样子就很好,把注意事项都给交代得很明白,这样我心里就有数了,出现什么情况,我知道是这个药引起的,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有的人过来,光换个吊瓶,啥也不说,该注意啥啊,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啊,这些东西你们得告诉我呀,你不说我哪知道啊。你这样一说,咱这不全明白了吗。行了,你放心吧,有啥事儿我就叫你哈。”就在这一刻,我仿佛突然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也好像知道了为什么有人说他“事儿多”。

G大爷这样的患者并不是个例,碰到这些患者的时候,容易出现一种僵局:我给的你并不需要,你需要的我却并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信息沟通的不对等。抛开极个别患者的无理要求,大部分的高要求,是基于大夫和护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水平,这也督促我们不再单纯的追求患者满意,更要从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个人素质出发,关注如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我也可以是您的心理支撑  

在我们科室,见惯了生离死别,却还是容易被种种平凡的小事所打动。我返岗后,N大叔已在我主管的病房里住了一个多月,休假前,我们打过很多次交道,很聊得来,可以说是“老熟人”了。再见面,N大叔却已不再是之前模样:本就不胖的他变得更加消瘦,声音嘶哑,不太爱吃饭,原来爱开玩笑的他,现在也不爱说话了,他的眼睛里不再闪着光,人也变得很淡漠。看到他这个样子,我隐隐觉得,这次住院,也许他就不会再好起来了。住院时间越来越长,N大叔越来越衰竭,抗肿瘤治疗已经毫无意义,加上肺部感染,不能进食,每天只靠着补充营养的液体来维持生命,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瘦,皮包骨头、骨瘦如柴这些词,说的就是他现在的样子吧。我知道他的生命快要到尽头了,虽然心痛,但能做的却很少很少,只能有时间时多去看看他,问问他,帮他翻翻身,垫垫脚……,他的老伴T大姨会和我聊大叔以前的事情,说到他现在的样子,T大姨每次都会哭:“蕾啊,你说他这个样子还有多长时间呢?其实我有心理准备,就是看他太遭罪,人都是有因果的,年轻的时候我怎么欺负他,他都让着我,现在了,轮到他欺负我了,不管他怎样我都能好好伺候他,就是不想看他这么难受。”大姨这些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她也很难,家里一个儿子,还有双胞胎孙子,孩子没有时间常在这里陪床,有时孩子在,大姨也都是表现的很轻松,不想让孩子有心理负担。而我作为大叔的责任护士,反而暂时成了大姨的精神依赖,不敢与孩子说的话,她可以与我说,不敢向孩子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但她可以对着我崩溃大哭。我觉得我做的很有限,大姨却觉得很暖心,有时我连休两天班,上班后,大姨会很激动的说:“蕾啊,是不是休了两天没来?两天没见你,我都觉得时间可长了。”大姨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每当他们同病房的病人出院时,大姨都会将他们送出病房,好多次我都听到他跟出院患者说:“你看看咱在这儿住院,人家张蕾对咱这么好,出院随访的时候,可得想着跟人家说上张蕾的名字啊。”


  随访经历给我带来的改变  

虽然说随访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随访票数去对他们好。像N大叔这样,可能他会在我们科走到他生命的尽头,随访也就不会访到他的家属了,如果只是为了票数,我并不需要在他身上消耗太多时间,有去看他,帮他翻身的时间,我多坐一会儿岂不是更舒服?谁还不知道休息比干活轻快的道理呢?但随访办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关系,其实更多是情感和心的交流,我觉得整个人的工作状态变了,我的内心更充实,更有力量去滋养遇到的人。

过去,患者和家属不来叫,不摁铃,我才不想去转病房看看呢。本来就已经很累了,多去转几圈病房又增加了我的劳动量,可现在不一样,只要不是很忙的时候,估计着他们的液体快打完了,我会提前给他们挂液体,有时间就去转转,跟他们交代交代注意事项,多嘱咐几句。中午值午班的时候,我也会去转病房,看看他们治疗中有没有什么不适,或有没有什么不方便需要我帮忙,这样,每天走的步数都要比之前上班多上几千步。

现在这样,劳动量确实增加了,但心却更踏实了。护理工作并不只是简单的打针、发药、换吊瓶,事实上,我们比医生接触患者的时间还要长,工作的延展方面更多。走心的服务能让患者和家属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这种温暖的传递,当有需要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来我们医院,找我们帮忙。

一次和边主任谈心,听到我说的这些感想,主任笑了:“这是你的服务彻底从思想上、理念上发生了转变。”

我非常庆幸,从业生涯中能有机会在随访办学习成长,它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从没想过的改变,不仅是工作态度,更是思维模式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可能本着“平平安安不出事儿”的原则混日子,但现在不一样了,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我更愿意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替他们多想想,而且还要在能力范围内去追求更多东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我认为,随访是激励我们做好工作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当压力转换为动力,一定会促进我们做的更好。当我们真心为病人着想时,他们一定是能够感觉到的,医患之间本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有共同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那就是追求健康。不只满足于患者满意,而是在细节上让患者感受到有温度的关爱。有了优质的就医体验,医患矛盾与纠纷自然也会减少,我们也会赢得患者的忠诚度。

医者仁心,愿我们每位医护人员从提升自己出发,改善自己的服务理念,让患者拥有非凡的就医体验,携手构建医患和谐的蓝天!


友情链接 :

主办单位:淄博市市立医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桓公路139号
邮编:255400 传真:7180469
Copyright @200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淄博市市立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  09012229号-2

扫描二维码关注